企业新闻 - 抚顺罕王直接还原铁有限公司官网
企业新闻
“化废为宝”促降本增效
2016-03-07 10:03:04

    愚公移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还原铁公司,也有这样一群矢志“移山”的人,他们移的不是太行、王屋,而是生铁置场上“沉睡”已久的混号铁和残次铁,目的不为开辟交通,只为“化废为宝”,实现降本与创效的双赢。
    本着“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诚信经营理念,还原铁公司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带有质量缺陷的生铁产品跨过合格的门槛。比如每天从铸铁机机尾清理出的不同品种相互掺杂的混号铁,挑铁工人挑剩下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残次铁,虽然它们的性能及化学元素与合格生铁无异,但还是要作为“废铁”资源回收再利用。
    近两年,生铁置场积攒了近千吨的废铁一度成为公司领导最头疼的问题。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每个月70吨左右的混号铁和残次铁日积月累、越攒越多。尽管公司不断加大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力度,但由于高炉已进入炉龄末期再加上生铁价格一路下滑,废铁价格也跌至谷低,甚至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这些“废铁”像一座小山堆积在置场,既积压资金又占用场地。“炼铁厂也尝试过把这些废铁资源回炉冶炼,但5公斤左右的“废铁块”必须通过高炉上料系统回炉,最令我们放心不下的是这么大块的‘口粮’一旦卡住高炉的‘咽喉’就会波及炉况、影响生产,得不偿失,我们正在寻找其它更好的利用途径。”从高炉炉长姜峰的讲述中能体会到,合理利用废铁资源可以增加效益,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8月份,面对公司不断加码的创效指标和刚性的利库目标,炼铁厂炉前工段没有坐等,他们把提高废铁回吃能力列为降本增效重点攻关项目,结合生产副总王峰的建议,主动作为、突破瓶颈,利用铁水1200多度的物理热开始了“化废为宝”资源转化的进程。正是炉前工人这种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拼劲和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态度,才能积跬步、汇小流,把近千吨“废铁块”一点点化成沉甸甸的“金元宝”,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效益。
    炼铁炉前是最累、最热的岗位,平均每天1700吨的铁水产出量,全线均处于满负荷状态,每班6名炉前工各自都有固定的出铁任务,开铁口、引流铁水、处理铁渣……在确保出铁安全顺利的情况下,不付出更多的辛苦怎能完成“化废为宝”任务?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何时加入废铁,一次加入多少?炉前工人更是没底。放多了容易堵沟、铁水外溢;放少了,化废铁的吨数跟不上。另外,由于长期露天堆放,受季节因素影响,潮湿或有冰冻的“废铁”与高温铁水亲密接触铁花便四处飞溅,面对经常发生的“火雨”,躲之不及就会造成烫伤。一连串问题摆在面前,炉前工人没有退缩,千方百计找原因、想办法。“提前把废铁吊到炉前烘烤,预热后的铁块放入铁水沟就能避免‘火雨’。由于上心观察、细心摸索,炉前工人对熔化废铁的技巧和时机掌握得很快,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能做到拿捏得当,得心应手。”时隔半年,炉前大班长王茁对当初化铁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掌握了丰富的化铁经验,“化废为宝”的份额也渐渐增加,现在一天下来5吨左右的“废铁”能全部在炉前铁水沟“消化”,增加了生铁产量却不增加焦炭消耗量,同时也规避了卡料风险。截至目前,炉前工段已累计回吃废铁资源800余吨,为公司增创了逾百万元的经济效益。